食品添加剂分析仪在保障食品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准确合理地设置其参数是获得精准检测结果的关键。以下是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参数的要点。
首先,要明确检测目标。如果是检测常见甜味剂如阿斯巴甜、糖精钠的含量,需将分析仪的检测范围设定在适合甜味剂浓度水平的区间。一般来说,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有规定范围,比如阿斯巴甜在某些饮料中的较低,分析仪的量程设置应不低于较低检出限且不高于常见最大量,通常在微克每毫升到毫克每升级别。
若检测的是酸性防腐剂,如苯甲酸、山梨酸,要考虑不同食品基质的干扰因素。因为食品中的酸碱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仪器检测的准确性。对于酸性较强或复杂的食品基质,如腌制食品,要调整分析仪的温度补偿参数。合适温度补偿能使仪器稳定运行,降低误差,例如将温度补偿设置为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大(&辫濒耻蝉尘苍;5℃)的值,保证检测时仪器的离子活度系数计算准确。
对于不同精度的需求,参数设置也有所不同。如果是日常常规抽检,对精度要求不是较高,可选择分析仪的粗略分析模式,快速得到大致结果,一般这种模式下分析时间会缩短。但若是针对问题食品的精确追查,需设置为高精度模式,虽然检测时间可能稍长,但能精确到毫克每千克甚至更低浓度的检测。

另外,仪器响应时间和检测频次也需根据需求调整。如果食品生产流水线上快速检测,可将响应时间设置为较短(如3-5秒),检测频次设置为每批次抽检几个点。
通过明确检测目标、考虑基质因素、精度需求以及检测的时间和频次要求等,就能科学地根据需求设置食品添加剂分析仪的参数,从而实现高效、准确的检测。